于幼儿而言,稀疏平常的生活里,也总藏着像星星般耀眼的小灵感与小心动,让他们怦然于心、充满好奇,随之努力想要靠近、感知、探寻、深入······进而自然生发深度学习~
豆豆初印象
餐前时间,老师和孩子们正分享食谱,当孩子们听到中午会吃绿豆米饭时,旁边的小朋友传出了声音……
桐桐:哇!今天是我爱吃的绿豆米饭,我最喜欢幼儿园的绿豆米饭啦!
语语:绿豆甜甜的,我也喜欢吃。
拾玥:豆子有很多,也有很多种颜色。
塘塘:我知道绿豆可以做成绿豆糕和绿豆棒冰。
怡宝:我只喜欢吃黄豆……
悠悠:豆豆的营养很丰富,我们不可以挑食哦!
一次寻常不过的餐前讨论,看似只是平凡的偶发事件,却激起了孩子们关于“豆子”的强烈探究兴趣!于是我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点,支持孩子的探索欲,开始了小三班的豆豆探究活动!
豆豆大发现
豆豆都有哪些种类呢?豆豆可以做成什么呢?
孩子们对豆豆的认识并不是很多,为了增加孩子们对豆豆家族的了解,我们制定了豆豆调查表《豆豆知多少》,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寻找豆豆,并查阅相关的资料,了解豆豆的种类,寻找好吃的豆豆。
通过家园合作,家长带孩子们走进了超市、菜场,寻找豆豆的踪迹。孩子们也把自己搜集到的豆豆带到了幼儿园,跟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小惊喜。
熙熙:“看,黄豆和蚕豆比较大,绿豆和红豆是最小的。”
雯雯:“它们的颜色不一样,黑色的是黑豆,还有黄色、红色、绿色。”
阅阅:“豆子摸起来滑滑的、硬硬的。”
好好:“绿豆和红豆肚子上有白色的小芽芽,蚕豆有点扁扁的。”
在与豆豆的互动中,孩子们充分观察了不同种类豆豆的颜色、形状、大小、软硬,也了解了不同豆豆的名称。我们发现,有的豆豆是用颜色命名的,比如红豆、绿豆,有的豆豆是用形状命名的,比如扁豆,有的豆豆名字很有趣,比如豇豆。
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表征自己认识的各种豆豆。
豆豆种植记
随着孩子们对豆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,为了让他们发现并观察豆豆是如何发芽的,我们决定来一场种植豆子的行动……
投票表决
在正式开始种植豆子前,孩子们一起探讨种植豆子的方法,有的说种黄豆,有的说种绿豆、有的说种泥土里、有的说种在水里。在孩子们吵得不可开交之时,有小朋友提议投票决定,于是我们便采用了自主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种植方式。
投票结果
最后我们少数服从多数,决定种植绿豆。
种什么?怎么种?只是操作层面的问题,而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有讨论、有分享,还了解了植物生长的条件。种植前的讨论,不仅有益于孩子们植物知识和种植经验的积累,更有利于孩子们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,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完全成为种植的主人,从选种开始便投入了积极主动的情感。
奇思妙想
桐桐:妈妈说豆子可以长豆芽?
晞晞:那这些豆子会不会长出豆芽呢?
悦悦:我看到大二班植物角里的红薯在水里能发芽的,豆子在水里应该也能长成豆芽吧!
老师:那我们一起试一试吧!
自主探究
种植豆芽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来说,是一项挑战,他们不知道怎么种植,虽然在之前的播种活动中,孩子们积累了些许种植经验,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疑问……
水培豆芽的种植步骤是什么?需要准备哪些工具?
借助幼儿园资源,并将问题还给孩子,期待他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有所收获。
动手实验
挑豆
孩子们将坏了的豆豆和一半的豆豆挑了出来,留下了完好无缺的豆豆作为种子。
水培实验一
孩子们找到了适合水培绿豆的工具(塑料盒、纸巾、洒水壶和前期泡好的绿豆),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水培豆芽实验。
然而——
豆芽始终没有长出来……
问:为什么豆芽没有长出来呢?
可乐:肯定是水太多了!
波妞:天气太冷了!在外面小豆子肯定冻坏了!
大树:塑料盒不透气,豆豆憋坏了。
峻峻:咱是不是可以给它再安个新家啊……
水培实验二
当孩子们对“豆芽没能长出来”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,我们进行了改良行动水培实验室二。
在生活区里找来塑料筐,给小绿豆换了新家。
小心翼翼地把小豆子送进家,然后平铺均匀。
小豆子还怕冷,我们帮它盖上小被子。
给小豆子浇浇水,补充水分才能快快发芽。
小豆豆别害怕,我们给你遮住外面的阳光,你们快快长大吧!
在实验改良后,我们的小豆子终于破开了小口子。
持续观察中
“小豆子长出豆芽啦!”小朋友们激动地喊道。
在孩子们的不懈努力下,豆豆终于种植成功了。
经验分享
通过实验,我们知道了——
1.原来小豆芽更适合在温暖的春天培育。
2.小豆芽水培的正确办法:需要先浸泡24小时,放在容器里,再盖上浸润的纸巾,而且还要每天浇浇水。
3.小豆芽发芽需要三个条件保湿、透气、保暖。
孩子们一天一天地记录着豆芽的生长变化,感受着生长的奥秘。
大自然是奇妙的,孩子们与“豆豆”的相会更是独特而美好的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,孩子经历了观察——猜想——预测——探索——实践——体验——总结等一系列探究过程,在自主探究中,孩子们拥有了独立思考、并将想法进行实践和验证的探究机会,学习与成长也自然发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