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三候
一候 玄鸟至
春分雨脚落声微,柳岸斜风燕归来。
二候 雷乃发生
春分阳气蓄势待发,雷声隆隆,日渐变多。
三候 始电
这里的电是阳光的意思,春分后太阳直射点北移,阳光照射日渐充足。
阳春三月,春风拂面,温暖而和煦。在这个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,春季的第四个节气——春分已悄然而至,为了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春分的习俗,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,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幼儿园祥和分园开展了“草长莺飞迎春分,乐享春光寻春趣”的春分主题教育活动。
一、知春分
各班级老师利用视频、图片、儿歌、绘本等形式,带孩子们了解“春分”这个传统节气的由来和习俗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二、乐春分
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,草木繁茂,莺歌燕舞。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传统游戏中尽享春日里的美好时光。
“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”春分时节,怎么能少的了放风筝呢?看,孩子们在草坪上快乐地追逐着、奔跑着,他们将五颜六色的风筝放飞于蓝天,在春风中捕捉童年的欢声笑语。
“春分时节至,蛋儿显身手。”自古以来,春分这一节气便与“竖蛋”这一传统习俗紧密相连。祥和娃兴致勃勃地玩起了“竖蛋”游戏,小心翼翼地尝试将鸡蛋竖起,体验着这一古老习俗带来的乐趣与惊喜。他们还用五彩的画笔为鸡蛋绘制出绚烂的衣裳,让每一颗鸡蛋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。
春分这天,古人会把面团疙瘩或糯米疙瘩放在野外,来黏住雀子的嘴,防止雀子来破坏庄稼。祥和娃也亲身参与到制作糯米疙瘩的活动中来,他们用心地揉捏糯米团,并将这些糯米疙瘩放置在班级的菜地里,这样菜地中的蔬菜就不会被雀鸟啄食了。
三、品春分
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春分时节各种蔬菜发出嫩芽,古时候人们就喜欢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,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,寓意着五谷丰登,同时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。祥和娃们挽起袖子,用面皮和蔬菜精心制作了美味的春卷和“福袋”包。
春卷和“福袋”包做好了,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与大家分享春分美食。
四、绘春分
大地回春,万物复苏。孩子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,用他们灵巧的双手,将这春日的美景定格在画纸与画框之上。
祥和娃精心描绘了“春牛图”。画中的春牛形象生动,栩栩如生,仿佛能听到它低鸣的声音,感受到它耕耘的力量。孩子们的画作表达了他们对春日美好的祈愿与憧憬。
祥和娃还用多彩的粘土,在画框上创造出春天的美景。他们捏出鲜艳的花朵、翠绿的树叶、飞翔的小鸟……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这些粘土作品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,也让他们更加热爱这个多彩的季节。
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,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,孩子们深入了解了春分的文化内涵,深切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。他们用心感受春分的脚步,用双手探寻春分的秘密,不仅丰富了对中国传统节气的认知,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。春光无限好,让我们一起跟随孩子们的步伐,继续探寻春天的脚步,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出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