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-6岁是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,在幼小衔接过程中,自理能力的培养与衔接尤为重要,这将是小朋友们进入小学生活、学习的基础。《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》中也强调“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能分类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”。于是大二班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包整理大行动。
探秘书包
书包的组成
书包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?带着疑问,小朋友们一起观察了自己和同伴书包。
暄暄:“书包两边都有一个小口袋。”
悦儿:“上面有个小绳子可以把书包挂起来。”
辰辰:“书包上都有拉链。”
果冻:“书包有很多口袋可以放东西。”
开心:“书包有两个带子,我们可以背起来。”
润宝:“书包的大口袋里还有一个小袋子。”
通过小朋友的仔细观察、讨论等,发现书包是有各种各样的形状、图案、大小。书包主要是由主袋、前袋、侧袋、手提绳、背带组成的,并且它们都有不同的用处。
书包里有什么
问题:幼儿园小朋友的书包里放什么?
猜猜:小学哥哥姐姐的书包里放什么?
带着疑问,小朋友和家里的哥哥姐姐近距离认识了小学生书包里的物品,并把观察到的分享给班上的其他小朋友。
通过不断的了解,小朋友们对“小学生书包里的物品”越来越好奇了,他们激动地讨论着幼儿园与小学书包里不一样的物品。
经过讨论小朋友们发现:幼儿园主要以生活用品为主,小学主要以学习用品为主。
整理书包
初次整理书包
书包里每天都有很多不同的东西,我们应该怎么整理呢?
小朋友们初次尝试后,发现整理书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。整理后的物品看着还是有大有小、参差不齐,应该怎么办呢?
大家积极展开讨论:
问题:东西太多了怎么办?
东西都放在一起了,要分开来放。
不用的东西也可以放家里。
问题:哪些物品要清理?
废纸需要扔掉。
口袋可以放家里。
做好的作品也可以放家里。
问题:书包里的物品应该怎么分开整理?
衣服和汗巾可以放在主袋里。
小本子可以放在前袋里。
小的东西放前袋,大的东西放主袋。
经过讨论后,小朋友们知道了书包里的东西要及时清理,清理完之后要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,最后再装进书包。于是,小朋友们进行了第二次尝试。
再次整理书包
果然,这次整理书包的速度更快,效果也更好了。
整理书包比赛
经过练习,小朋友们整理书包的技能越来越熟练了,谁能整理得又快又好呢?我们进行了一场整理书包比赛,一起来看看吧!
百变书包
设计书包
小朋友们在两次整理书包的活动中,感受到了书包的实用性和个性化。于是,迫不及待地想设计出自己上小学后背的书包。瞧!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,设计出许多不同功能的书包。
书包“慧”整理活动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为核心展开,幼儿通过亲身观察、探索、调查、讨论与操作等多种方式,学会了分类整理物品的技能,提升了幼儿自我服务意识,渗透了责任感。相信在家、园、校、社的协同合作下,共赋“衔接”力量,保障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