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>教育科研>正文

【祥和 成长福】“课”随童心 美好“程”现

来源: 发表时间:2024-01-10 阅读次数:264

为进一步贯彻落实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精神和课程游戏化实施要求,扎实推进我园课程建设工作,树立教师正确课程观,提升教师对课程理念认知,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,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幼儿园祥和分园开展了专任教师课程故事比赛。

序幕

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,幼儿园制定了详细的比赛方案和评分细则。本次课程故事比赛共有13名教师参加,参赛教师从课程缘起、实施过程、教师支持和课程反思等方面,把一个个贴近生活的“课程故事”娓娓道来,将大家带入孩子的世界......

走进课程·聆听故事

曾学梅《泡泡之旅》

当大大小小、五颜六色的泡泡在空中飞舞时,孩子们的好奇心也随之而来。于是,在自由宽松的探索中,孩子们在解开泡泡之谜的同时,尽享泡泡带来的快乐。

周玉珍《美好“食”光》

在《美好“食”光》课程故事中,幼儿通过直接感知、亲身体验、实际操作,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粮食的来之不易,养成了不挑食、乐光盘的好习惯。

童颜凤《鸡“缘”巧合》

通过探索关于小鸡的一系列活动,幼儿了解小鸡的生活方式,学会了照顾小鸡,培养了幼儿关心、爱护动物的意识,增强其保护动物的责任感。

刘秋池《乌龟出逃记》

一场寻龟之旅,给予幼儿丰富的生活体验,孩子们在寻找、探索、养护小乌龟的过程中,变身为“小侦探”“小家长”认真思考,主动解决问题,提出困惑,大胆验证。

赵茜芮《你好,小金鱼》

小金鱼走进了小一班孩子们的生活中,成为他们爱护、观察、探究的对象。大家在观察金鱼中探索生命的奇妙,在照顾金鱼中收获爱与责任。

邓燕萍《橘子?橘子》

在《橘子?橘子》的课程故事中,幼儿运用了各种感官认识橘子,玩转橘子,在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中发展了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、动手能力还丰富了生活经验。

赵彬言《唱响班歌,共享成长》

幼儿参与班歌创作,从而更加了解幼儿园,喜欢幼儿园生活、热爱自己的班级,并能与同伴友好相处,快乐成长。

李镜玉《点点点》

在孩子的童心世界中,点点是奇妙的、千变万化的,给孩子一个小小的“点”,就可以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,小一班的萌娃们开启一场“点点点”的探索之旅。

杨菊洪《“投”出来的童趣》

一场投壶游戏,让孩子们在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体验到传统游戏的乐趣与魅力,孩子们动手动脑,用身边的材料让传统游戏“投壶”变得丰富多样。

万文欣《遇见青花》

青花瓷是中国传统艺术品,孩子们通过探究青花花纹秘密,寻找青花瓷特征,大胆创想进行青花艺术创作,沉浸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世界。      

徐春燕《我做哥哥姐姐了》

随着《我做哥哥姐姐了》课程活动的发展,孩子们自主性、自信心、交往能力都有着明显的发展,他们在活动中收获了成长,收获了更美好的自己。

程杨《今天我值日》

幼儿在参与值日生工作的过程中,不仅亲身感受到劳动的乐趣,也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,增强了责任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。

卢露《纸的世界》

纸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,课程活动《纸的世界》带领幼儿走进纸的世界,发现纸的奥秘,探索纸的创作。

 此次课程故事比赛,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、展示与学习的平台,拓宽了教师的课程视角,提升了教师课程创生能力。相信,通过此次比赛,老师们会更加关注幼儿的兴趣、需要、感受和体验,不断丰盈课程活动,与幼儿共同演绎更多精彩、有价值的课程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