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回大地,暖阳高照
自然界的各种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
春季成为了传染疾病多发的季节
正处于生长发育期,抵抗力较低的孩子极容易被传染,祥和幼儿园总结了一份春季传染病预防攻略,希望家长们可以仔细了解让我们及时做好预防工作,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。
01 麻疹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分为典型麻疹和非典型麻疹
传播途径:飞沫传播
主要症状:发热、上呼吸道炎、伴有咳嗽、结膜炎等症状,且在耳后、颈部、躯干四肢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。
预防措施:接种疫苗是最佳预防措施。日常引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,保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02 诺如病毒
诺如病毒这个“钉子户”它无孔不入,耐寒耐热、传染性极强,是流行性胃肠炎的最常见病毒性病因。
传播途径:主要是粪口传播、还可以通过气溶胶等方式传播
主要症状:呕吐和腹泻。
预防措施:做好家居日常清洁,定期高温消毒,饭前便后认真清洗双手,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储,不喝生水,瓜果蔬菜要洗净,水产生鲜,充分做熟之后再吃
03风疹
风疹春季高发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。
传播途径: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
主要症状:起初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后期出现浅红色斑丘疹由面部到遍布全身
预防措施: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开窗通风,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督促孩子保证个人卫生。
04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感染人群。
传播途径: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,也可经飞沫、咳嗽、打喷嚏等方式传播。
主要症状: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。
预防措施:卧室经常通风,保持室内卫生,勤晒衣被,勤快洗手,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。
05水痘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
传播方式: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,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。
主要症状:发热、全身不适、乏力、咽痛等前驱症状头部、躯干再到四肢出现疱疹。
预防措施:增强免疫力,避免和水痘患者接触
06 流行性感冒
流行性感冒俗称“流感”,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。
传播途径: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。
主要症状:发热、咳嗽、流鼻涕、鼻塞等。
预防措施:在流感季来临前,接种流感疫苗,日常消毒,保证室内空气流通,督促孩子,养成勤洗手的习惯。
07 流行性腮腺炎
腮腺炎冬春季较常见,是由腮腺感染引发的炎症,多见细菌性和病毒性,病毒性腮腺炎就是,最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。
传播途径: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染
主要症状:腮腺肿大。
预防措施:做好室内清洁,多通风,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多参加体育锻炼,增强抵抗力
08 疱疹性咽峡炎
相对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会轻很多,不会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。
传播途径:粪口途径为主,也可通过飞沫、咳嗽,打喷嚏的方式传播。
主要症状:口腔、咽部出现水泡
预防措施:多喝水、勤洗手,保证生活环境卫生,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注意饮食和休息。
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
1.每天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避免穿堂风,以免着凉,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,注意气候变化,随时增减衣服。
2.不在人口密集、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,如大型超市、快餐店、游乐场所、影剧院等。
3.勤洗手,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,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。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(如打喷嚏后)应立即洗手或擦净。
4.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、餐具、毛巾、牙刷等物品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5.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,回家后洗手,避免交叉感染。
6.注意不要过度疲劳,防止感冒,以免抗病力下降;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。
7.多喝水,多吃蔬菜水果,增加机体免疫能力。合理膳食,增加营养。
8.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每天保证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。
9.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。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。
10.避免接触传染病人,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。
11.如有发现传染病,要及时隔离治疗,以免传染病的蔓延。
家长为孩子做好预防工作
1、当幼儿有事或因病请假时,必须向班级老师请假并说明请假具体原因,特别是生病幼儿,家长需说明具体病情。
2、幼儿生病时必须到正规医院看病,并如实上报给老师,痊愈返校时要带疾病证明回园。
3、幼儿患有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时,多给幼儿喝水,平日加强户外锻炼,保证睡眠,增强免疫力。
4、家中如有大人生病,尽快与幼儿隔离开,请不要共用餐具。与家附近或者邻居家孩子玩耍时,尽量不与有感冒、咳嗽、发烧或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幼儿一起玩耍,避免互相传染。
5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,防止过冷或者过热。
春季传染性疾病虽然种类繁多,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,做到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。亲爱的家长朋友们,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努力吧!让我们用细心与耐心给孩子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春季!